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1月末,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,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,升幅为0.15%。
作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的一种表现,违规借贷形式多样、手段隐蔽。从违纪违法人员出借资金的来源看,主要有以下情形:有的党员干部利用自有资金;有的则“空手套白狼”,通过低息贷款或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
下一步,金融监管总局将全面加强财险监管,防范化解风险,深化财险领域改革,促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,服务金融强国建设。
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,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(M1)统计口径。修订后的M1包括:流通中货币(M0)、单位活期存款、个人活期存款、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。
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》明确了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实施行政处罚时的裁量标准,并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。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,特别是在金融监管透明度、合法合规性及行政处罚公正性方面。这一新规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、市场合规性以及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者的关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会议认为,今年利率自律机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,利率自律机制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,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开展治理违规手工补息、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、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、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备案机制等多项重点工作,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为实施好支持性的货币政策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、营造适宜利率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加强金融监管,防范化解风险,金融监管总局对《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进行修订,形成《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现正式发布。
为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有关要求,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金融监管总局、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简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对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,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10月份,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2361.7亿元。国债发行11027.0亿元,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831.3亿元,金融债券发行7852.1亿元,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9425.2亿元,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401.1亿元,同业存单发行16415.0亿元。
当地时间11月27日,中非金融合作银行联合体(以下简称“中非银联体”)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召开第二届理事会会议暨中非金融合作研讨会。会议以“高质量金融合作助力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”为主题,各与会成员行围绕落实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,加强中非金融机构战略对接、能力建设、绿色发展与金融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随着2025年的临近,中国银行业正加速调整与变革,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。近期,交通银行及其他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(TLAC)非资本债券,进一步夯实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银行体系面对风险的韧性,也反映出监管层对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的持续关注。
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,银行卡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。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《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(2024)》,截至2023年末,我国银行卡的总发卡量已达到95.6亿张,较前一年增长2.8%。交易金额也回升至1073.9万亿元,同比增长3.0%。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银行卡产业的复苏,也预示着未来银行卡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。